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国市场情报网 > 布局 > 内容页

枯木因何成不朽 巧手回春再千秋 ——记通榆县焦氏根雕传承人焦春峰

2023-06-07 14:11:07 来源:白城日报

根雕百财如意

●本报记者 李彤君/文 张殿文/摄

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根雕以树根的自身形态为创作对象,在艺术手法加工的基础上,经过工艺再创造,形成具有欣赏、实用和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资料图)

通榆县焦氏根雕技艺历经四代传承,发展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苦心研磨,形成了独具特色并广泛推广的美术手工技艺。焦春峰作为第四代传人,到了他这一代根雕技艺技法和理论实践都非常成熟。2022年,白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焦氏根雕为白城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根植沃土得传承

焦氏根雕技艺在通榆有着100多年的历史。焦氏根雕诞生之初,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1904年,焦春峰的曾祖父焦松林老先生从山东携家到通榆县兴隆山镇林茂村落户,同时也带来了其家族传承的木工技艺。早期传承主要由家族长辈传授子孙,经过焦春峰祖父焦润福、父亲焦景仁几代人的传承,到焦春峰这一代,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50岁的焦春峰接过传承后,陆续培养了以焦紫钰为代表的第五代传承人。焦氏根雕技艺至今已传承五代,延续120多年。

通榆县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有黄榆、山杏树、柳树、榆树以及各种果树,是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树木原料丰富,材质密度高、根型好,为焦氏根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基础。焦氏根雕以通榆境内各种树木为技艺载体,其所用材料多是周边农民家用于烧火的枯树、果树,通过收购枯树、果树也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焦氏根雕糅合了家族传承与产业化传承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注重生产生活与艺术相结合,其创作内容多与生产生活、本地文化息息相关,实用性越来越强。

潜心研磨为传承

焦氏根雕技艺注重“七分天然、三分手工”。焦春峰创办的春峰根雕工作室已运营15年,拥有制作车间300平方米及场地千余平。

焦氏根雕作品讲求虚实并用,地域色彩浓厚,有气势、讲神韵,尤其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焦春峰在原有东北地域根雕粗犷奔放的基础上,融入中原根雕的雕刻技巧,局部雕刻细致入微,全貌舒展流畅,作品形成了整体粗犷豪迈、细节传神生动的艺术风格。其技艺技法主要采用刀刻、锯刻、磨刻等,经过选材、构图、打粗胚、修光、打磨、抛光等程序,展现出大刀阔斧,线条粗犷,兼具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根雕作品整体造型与局部细节都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在根雕创作上,焦春峰一直追求天然为美,他根据树根的自然长势雕琢作品的艺术形态。经过他的巧妙雕刻后,那些不起眼的“废材”变成一件件富有灵气的艺术作品,被赋予灵性和生命。

近年来,他主要作品有《罗汉床》《古典餐桌》《古典床》《镂空花架》《一路连升笔筒》、长春市巴蜀印象部分根雕、通榆县墨宝园《金龙鱼》《招财树》《百财如意》《独占鳌头茶台》等。焦氏根雕质密坚硬、色彩鲜明、俊朗坚毅,有大刀阔斧的奔放之感,具有较高美学意义和收藏价值,至今已销售作品2000余件。

遍种桃李正传承

近年来,焦氏根雕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技艺传承呈现出跨地域的趋势,从事根雕的传承爱好者和从业者日益增多。焦春峰根雕工作室现有学徒近百人,相关专业化传承团体2个,工作室常年组织各种展出并现场教学以及专业培训。

焦春峰及其传承人先后深入到域内外各级院校和文化群体讲解传授根雕技艺技法,逐渐形成以通榆县为传承中心,以新生代90后、00后为传承主体的新格局,使这一通榆县特有技艺在传承覆盖面、传承谱系、对外影响等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

艺术永无止境,工艺更无顶点。焦氏根雕技艺是记录和再现通榆地方根雕技艺发展的重要见证,是通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白城新闻网编辑|苗金明 复审|赵翠丽 终审|贾涤非]

(责任编辑:贾涤非)

标签:

商品
观焦点:工业自动化时代的制造进步
在工业自动化时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过去两年,工业自动化 (IA) 技术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飞跃。专家估计工业自动化将达到3000亿美元以
世界热门:转型中的行业:实现可信的工业自动化
新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更高效的制造工艺和工厂的渴望正在推动工业设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提高了可用数据的自动化程度、精度和数量。
全球快资讯:通过物联网分析,释放连接设备的全部潜力
物联网分析涉及使用专门的工具和技术来分析连接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以提取有意义的见解并为决策提供信息。其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运营,